婚礼成为改革目标
胡小姐和男友今年7月举行了婚礼,但婆婆至今仍会私下偶尔唠叨:刚毕业就结婚,兜里一分钱没有,花的全是家长的钱!胡小姐告诉《青年参考》,夫妻两人本打算一切从简,甚至想不办婚礼、直接来一场“旅行结婚”,但在双方长辈的坚持下,“该有的一样没少”。
情侣对表、求婚戒指、结婚戒指、婚纱照、婚纱、酒店、招待、蜜月……胡小姐的婚礼大大小小的花销加在一起超过了35万,所幸靠亲友的礼金勉强补足。可是就礼金如何在父母和自己这三家之间分配,这对小夫妻没少闹矛盾。
和许多同龄人相比,胡小姐算是比较幸运的:婚礼在北京举办,因此少了很多环节和“规矩”,比如取消了迎亲车队,省了很多事和钱;在北京,婚礼通常在中午12点之前举行,所以“闹洞房”之类的环节自然就省略了。“如果是在东北,老公非被喝趴下不可。”来自长春的胡小姐心有余悸。
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称,与许多国家一样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,自己的婚礼陷入了与邻居、同事和朋友的攀比,婚礼越来越奢侈,账单上的数字也在飞速增加,天价彩礼和可恶的“婚闹”令人不堪其扰。
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日前报道称,在中国内地,婚礼已成为改革的目标之一,这反映出政府对这项仪式变得铺张浪费甚至低俗下流的担忧。民政部称,现代婚礼铺张浪费,有时甚至引发道德问题。政府希望鼓励人们以更传统、更节俭的方式庆祝大喜之日。
报道援引内地《经济日报》的报道称,11月30日,在民政部于山东济南举行的一次全国会议上,有关负责人表示,天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低俗婚闹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“拜金盛行、道德滑坡”,这些问题不但会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绊脚石,而且会影响婚姻家庭和谐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。
民政部一名官员12月2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,为解决这些问题,他们将推动基层政府对婚礼进行规范,并通过农村基层组织,把办婚礼的流程等以村民公约的形式固定下来,由农村的红白理事会给予规范。民政部将敦促地方政府提供庄严神圣的人性化结婚登记颁证仪式,劝阻人们大操大办。
婚礼到底有多贵
中国新人为婚礼一掷千金的意愿有多强烈?这引来了许多外媒好奇的眼光。今年9月,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将镜头对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2018年“婚博会”。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婚服店、珠宝公司、婚庆机构,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服务。
卫星通讯社报道称,一家参展公司表示,中国的婚姻服务市场被认为是最稳定的。“新人的平均年龄确实在增长,他们不仅想举办婚礼,还想要一个很棒的仪式,而这需要钱。”这家旅行婚纱摄影公司的赵姓代表说。
报道称,该公司为新人在海外不同的国家拍照,马尔代夫、巴黎等都是新人们喜欢选择的地方。“我们开张于12年前,现在在世界各国都有分部。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。服务的价格至少为3万元。”他说。
报道称,至于婚礼服装,中国新人们喜欢将中国传统和欧洲时尚结合起来。除了含有民族元素的传统服饰外,中国女性还要为自己选一件欧式婚纱。北京一家婚纱公司的设计师表示,婚纱的原创性几乎成了新娘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。与此同时,旗袍仍然被当作女士必备的服装,必须是丝绸的,它是地位和富裕的象征。
“婚博会”上,一个中式礼服展台吸引了大量顾客,礼服是绣有金线的真丝红衣,密密匝匝的刺绣让礼服有一种沉重感,很难想象穿上这样的衣服还能走得动。“这是特别定制的,特别设计,耗资6万元。”一位公司代表对卫星通讯社说。
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做人事工作的田先生告诉《青年参考》,为了给妻子寻找一身合适的婚纱,夫妻俩几乎跑遍了北京城。“完全挑花眼了。”田先生苦笑道。他们原本打算在拍摄婚纱照(这花了他们三万多元)的店里租一套婚纱,可妻子想要专属婚纱,所以转而去订制。
“朋友告诉我南城有一家商场专门卖婚纱,我们去了,可都太便宜了,别说老婆,我都看不上。”田先生说,“我们去了王府井,一套婚纱好几万,实在太贵了,就穿一次,我觉得不值得。”眼看婚期将近,夫妻俩终于达成了一致:妻子在国贸一家商城租下一身镶嵌着水晶的婚纱,华丽无比,租3天,租金1.5万元。
“的确好看,这钱花得值。”田先生对《青年参考》说。
意大利新闻网站“亚洲新闻”报道称,深圳市场研究公司ASKCI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的价值为1.47万亿元,预计2018年将增加24%以上,到2021年将达3万亿元。
“亚洲新闻”称,去年中国婚庆App“启蔻”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42%的新婚夫妇为婚礼花费了5万到10万元,至少有23%的人婚礼预算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,5%的人婚礼预算超过30万元。
来自成都的杨小姐就属于这5%。她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,家境优渥,得以享受一场奢华的婚礼。“我老公负责筹备婚礼,我不清楚具体花销。”杨小姐对《青年参考》说。她的婚礼于2016年夏天在菲律宾的一个小岛上举行,夫家包下了整座酒店和海滩,几十名亲友飞赴南洋参加了婚礼。
周小姐和杨小姐都来自成都,是同一个专业的师姐妹。相较之下,周小姐的婚礼朴素得多。在成都某部委工作的周小姐嫁给了通过相亲认识的一位公务员,婚礼花了不到10万元,不乏热闹和温馨。“蜜月去了海南,因为(先生)没有出境指标了。”周小姐对《青年参考》说。
天价彩礼和低俗婚闹是新人的噩梦
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在中国的一些地方,天价彩礼层出不穷,而且经常成为好事变坏事的导火索,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,“儿子娶媳妇,爹娘脱层皮”并不鲜见。
英国《卫报》称,由于男女比例失调,中国一些地区的彩礼节节攀升。新娘的家庭不仅要现金,还索要珠宝、汽车、房屋等。在湖北某地,彩礼已达20多万元,而当地人均年收入仅为2万元。《卫报》称,一些彩礼有着非常具体的“规定”,如在山东某地,新娘家的彩礼清单上有一对金耳环、一条金项链、一套房、一辆车、总值1万元的5元纸币、总值1千元的百元纸币,以及一摞50元纸币。
“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。”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鞠先生告诉《青年参考》,他妻子来自浙江台州,两人在2015年举行了婚礼。“彩礼就是双方父母给的‘改口钱’,都是一万零一块,取‘万里挑一’的寓意。一来一去,双方都有。房子和车是现成的,婚礼我家出钱,蜜月她家出钱。”
在北京某部委工作的小姚正在为婚房苦恼。“女友家是北京的,有好几套房,可(准)丈母娘觉得,买套房是起码的要求。”他对《青年参考》抱怨。小姚来自湖北一座小城,父母甚至提议把老家的房子卖掉给他在北京买房,自己租房住,被他坚决拒绝。“如果女方家认准了你这个人,就不应该这么难为你。”朋友劝他好好考虑。
“低俗婚闹”则是一些新人挥之不去的噩梦。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不仅是新郎,新娘、伴娘和新人父母也会遭遇骚扰。“婚闹最初的目的是驱逐邪恶的灵魂,它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仍然有土壤,尽管人们普遍批评这种做法已转化为羞辱甚至暴力。”《南华早报》写道。
来自河南的小李对此颇有感触。“老家人闹起来可可怕了,根本不让你走,”他对《青年参考》说,“倒也不是多过分,就是灌酒,不喝不行,还灌新娘子。”他老家的亲戚有几十口人,一有婚礼,邻里街坊都会来参加,有的家庭甚至摆出“流水席”招待7天,这些都让小李担心。为了规避这些,小李夫妇机智地选择在北京举行婚礼,仅邀请最亲近的亲友,在各自家乡仅仅举行了简单的聚餐。“看形势不对就让她(妻子)闪了,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!”小李笑道。
婚俗改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
《卫报》称,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控制彩礼和婚礼费用。去年,河南省台前县发布了一系列规定,限定当地新人的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,且彩礼不得包括房屋或汽车,家庭不得举债支付婚礼费用。今年12月,青海省互助县发出通知,规定彩礼的最高限额为6万元。
BBC表示,要改变婚俗,尤其是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地区,面临许多困难。
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对《南华早报》说:“改变这些旧俗主要需要依靠公共教育和新理念、新方式的宣传。媒体不应过度报道名人婚礼,名人在引导公众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”
倡导节俭婚俗,也有利于反腐倡廉。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:“政府有责任确保党员、官员和公务员的廉洁。而在很多情况下,婚丧嫁娶是这些人收受贿赂的机会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净化社会环境有助于打击腐败。”